微微小编 2013-09-18 08:57:11
误区1 早出门
一些锻炼爱好者延续着夏天的作息规律,早早出门锻炼。其实这对健康反而不利,而且容易发生危险。第一,早上是身体的黑色时间。在一个晚上的休息时间内,人体的水分没有得到补充,相反,呼吸、肾脏的工作等会让体内的水分继续流失,从而导致血液的浓缩,加重心脏等的负担。早晨人醒了,而器官功能依然滞后,内脏的睡醒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身体的代谢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而醒来就进行运动,极易发生意外。
第二,在冬天,首先是气候的寒冷,还有风会比较大,有时会有雾、雪等,这些天气在早上都会比较严重,对人体的刺激也是很大的。如果在锻炼过程中突然遇到大风、大雾等天气,不但没有锻炼效果,而且还很容易发生危险。
第三,环境的改变也使锻炼的危险系数增加。在冬天的早上,地面出现结冰或者有冰疙瘩的现象,而且地面会变硬。人踩在冰雪地面的感觉会与平时出现偏差,此时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另外,在冬天由于人体的反应能力下降、衣服穿多了行动不方便等,都容易导致摔跤后出现骨折等严重后果。因此冬天户外的锻炼时间最好是在上午9~11时、下午3~5时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气温相对较高,比较适宜进行户外锻炼。此外,了解这些运动误区还应注意最好避开雾、雪、风等恶劣天气。
误区2 忽视预热和整理
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包括准备活动、正式运动、整理活动这三个阶段,但相当一部分人的准备活动只是意思一下,活动一两分钟就完事,甚至一上来就进入正式运动。这在夏天气候炎热时问题不大,但是在冬天是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的,而且运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冬天开始运动前最好进行持续10~30分钟的准备活动,让身体充分热起来,感觉衣服穿不住为宜;运动的方式可以选择走、跑、爬等,从慢速开始,逐渐加快。通过这个过程,把内脏的功能,尤其是心脏和血管的应对能力调动起来,适应运动的需要。正式的运动除了平时的活动,还应该适当增加肢体的伸、拉、扭、转、抻等,让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因为在冬天里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而肢体这些基本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既可以避免意外,又能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增强运动效果。最后的整理运动也很重要,可以在10分钟左右的走跑运动后,接着做10~20分钟的拉伸运动,让身体从紧张状态逐渐放松下来。冬天天气寒冷时人体的柔韧性会变差,更需要拉伸运动来提高。
误区3 进行大强度的运动
冬天由于天气寒冷,人体的整体活动能力下降,对运动的强度及总量的承受能力都会下降。此时进行大强度运动,会导致身体过度调动,消耗加大,反而不利于健康。传统医学认为冬为藏。人不能冬眠,但活动强度以及活动的总量相对夏天要适当降低。冬天的运动强度以身体开始发潮、微微见汗为宜,总的运动时间在90分钟左右。此外,冬天最适合赤足原地跑运动,详情可参考:冬天最适合赤足原地跑运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