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 2014-06-05 21:58:00
在现代体育竞赛中,运动成绩既取决于运动员的体力、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的优劣,也取决于运动员心理素质。在高水平的跳远比赛中,运动员焦虑情绪直接影响成绩,应予充分重视。
1、焦虑的特点 焦虑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产生的担忧倾向。运动员焦虑有以下特点:
1)运动员的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紧密相关
特质焦虑是指焦虑倾向中的一些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人感知某些情况后的反应趋向之间的差别;状态焦虑是一种瞬间情绪状态,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觉,是高度自主神经的活动,即特质高的运动员易在紧张的竞赛情境下显现出较高的状态焦虑,运动员面临的情境压力越高,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的相关就越高。
2)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在状态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如有经验的体操运动员赛前焦虑要比缺乏经验的运动员高,而在篮球、摔跤、跳远等项目则是低水平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高于高水平运动员。
3)状态焦虑随着比赛时间的接近而逐渐上升
如从赛前一周起,到即将开始比赛时到达顶点,但有的运动员在进入比赛时焦虑才会下降,比赛后焦虑又有回升。
4)比赛结果对赛后焦虑水平变化起重要作用
大多数情况下,比赛失利导致焦虑水平上升,比赛获胜则使焦虑水平下降。但也有特殊情况,因为比赛的成功与否和运动员的目标有关,胜不一定意味着成功, 负不一定意味着失败,这种情况下焦虑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运动员对成功与失败意义的认知。
苏联学者汉宁提出:每个个体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区域,即最佳功能区,当焦虑水平处于这一区段内,即可获得最佳操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过高或过低的焦虑水平都不利于运动员成绩的发挥,只有适宜的焦虑水平才能使运动员发挥正常的水平。
2、跳远比赛中运动员焦虑的原因
1)竞赛规模和运动员面临的任务
竞赛规模和运动员面临的任务直接影响运动员的焦虑程度。竞赛规模大,运动员面临的任务重,出于社会和集体荣誉感,运动员比赛动机相应增强,但同时由于怕失败,承受的压力也相对加大,就更易引起情绪波动,其焦虑程度就越高,不易发挥水平;当运动员面临的任务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成绩,而且与集体荣誉相关,尤其是决定名次的关键性比赛,焦虑程度更高,往往难以有出色的发挥。
2)跳远项目自身的特点
跳远项目是在高速跑动中完成的项目,运动员在“尽可能快的速度下完成准确的起跳同时避免犯规或吃亏”的思想驱动下,其心理状态难免不出现波动,患得患失,想赢怕输的想法自然引起焦虑程度的加剧。此外,跳远项目是一个强度非常大的项目,对运动员精神和体力要求都非常高。在竞赛场上,运动员不仅要保持较高的兴奋性,又要保持清醒的大脑,同时要尽力防止客观因素(其他参赛运动员、裁判、观众等)对自己的干扰,因而运动员竞赛中的心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运动员水平的发挥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平时训练模式在竞赛场上的操作,运动员心理一旦发生较大的变化就会影响训练模式在竞赛场上的操作,导致助跑的距离难以稳定,助跑节奏被打乱,助跑与起跳不能很好地衔接,以致造成技术失常,焦虑水平更高。
3)信心不足
比赛中运动员树立必胜的信心至关重要。不少运动员在与弱手比赛时,情绪稳定,技术动作漂亮,成绩优良,而一碰到强手特别是心中惧怕的对手时,便信心不足,技术动作失常,特别是当对手跳出好成绩或自己的预期目标没有完成时,其焦虑水平就更高,情绪紧张、呼吸短促、知觉和注意力分散等不良状态,直接影响成绩的发挥。此外,欲了解运动常识:跳远运动发展史可阅读:运动常识:跳远运动发展史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