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也能训练

 

提高神经肌肉控制控制力能使神经肌肉控制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功能稳定性,预防受伤;小重量、多次数、多关节、闭运动链、多运动面、受控的不稳定训练有助于提高本体感觉肌肉及神经肌肉控制;、无训练经验及长时间未训练的客户,其抗阻力训练的初始阶段应先以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为主要训练目标,至少应进行4~6周的神经肌肉控制训练。 神经肌肉控制及其意义:肌肉将神经信息转化为物理能量的输出响应。肌肉对单个刺激发生的机械反应称为单收缩。 根据肌肉收缩时肌长度和肌张力的变化,可将肌肉收缩分为三种形式。

 

1、缩短收缩(向心收缩)特点: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肌长度缩短。作用:是肌肉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实现动力性运动的基础(如挥臂、高抬腿等)。

 

(1)等张收缩外加阻力恒定,当张力发展到足以克服外加阻力后,张力不再发生变化。但在不同的关节角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则有所不同。在关节运动的整个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 顶点 。在此关节角度下,骨杠杆效率最差。如:推举杠铃, 关节角度在120 时肱二头肌收缩张力最大,关节角度在30 时肱二头肌收缩张力最小。最大等长收缩时,只有在 顶点 即骨杠杆效率最差的关节角度下,肌肉才有可能达到最大收缩。而在其他关节角度下,肌肉收缩均小于自身最大力量。在整个关节活动的范围内,肌肉做等张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往往不是肌肉的最大张力。

 

(2)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但器械阻力不恒定。等动练习器:在离心制动器上连一条尼龙绳,由于离心制动作用,扯动绳子越快,器械产生的阻力就越大。特点:器械产生的阻力与肌肉用力的大小相适应。等动收缩的优点:外加阻力能随关节活动的变化而精确地进行调整,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

 

2、拉长收缩(离心收缩)特点:张力小于外加阻力,肌长度拉长。作用:缓冲、制动、减速、克服重力。如:蹲起运动、下坡跑、下楼梯、从高处跳落等动作,相关肌群做离心收缩可避免运动损伤。

 

3、等长收缩特点:张力等于外加阻力,肌长度不变。作用:支持、固定、维持某种身体姿势。其固定功能还可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适宜条件。如:站立、悬垂、支撑等动作。 肌肉神经信号接收系统:

 

1、信号传入:刺激信号以生物电形式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中枢;

 

2、信号传出:中枢整合刺激信号,并将此信号以生物电形式通过传出神经传到外周。

 

3、兴奋-收缩偶联:从中枢传出的神经信号并不能直接引起肌肉收缩,而需要在神经与肌肉连接处一个叫 运动终板 的结构里发生一次 电化学转换 ,即把神经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可刺激骨骼肌细胞生成新的生物电信号。

 

4、肌丝滑行:骨骼肌细胞是由一段一段的 肌节 构成,在每个肌节内都存在粗、细两种 肌丝 ,乙酰胆碱生成的细胞电信号可以让细肌丝向粗肌丝方向滑动,肌节缩短,肌细胞就发生收缩。

 

5、肌肉收缩:上述肌丝滑行是单个肌细胞的动作,在一块肌肉内,所有肌细胞通常都是同时发生肌丝滑行动作的,于是就产生了整块肌肉的收缩运动,表现出来就是伸手、持物、跳跃等各种肢体运动。

 

2.本体感觉及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原则

 

本体感觉及运动觉提高有助于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本体感觉及运动的方法是加大对机械感受器的刺激。良好的神经肌肉控制需要良好的动态关节稳定,良好的动态关节稳定则依赖于主动肌对抗肌的协同收缩,将关节至于稳定性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反应性神经肌肉控制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反馈控制机制的水平,提高关节稳定性,主要的方法采用突发性的刺激来提升神经肌肉控制的能力是提神人体完成功能性动作的能力,功能性动作大部分都发生在多个平面、多关节的运动,提升功能性运动模式通常采用多关节、多平面的运动。

 

大强度训练时,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处于长时间的紧张工作状况,会使神经系统十分疲劳。因此,训练后宜采用气功或形式放松,结合进行轻松愉快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消除心理紧张和神经系统的疲劳。

 

总之,健美训练后的恢复非常重要,无论健美运动员或健美爱好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外,欲了解 神经衰弱怎么办,神经衰弱调节的运动可阅读:神经衰弱怎么办,神经衰弱调节的运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训练 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