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跑步伤害的小技巧

  跑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只有将这些伤害的几率降到最低,才能提高跑步的效果。跑步看似简单,但如果动作不规范、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疼痛,因此,学会预防运动伤害的小技巧很重要。

 

 

  在跑步过程中出现运动伤害,那是身体在提醒我们:出错了!哪里出错了呢?

 

  肚子疼

 

  主要原因是,在正式运动前,未进行准备活动。心脏惰性大,不能适应运动负荷,引起呼吸肌紊乱“岔气”;或是饭后、饮水后,使肠系膜受到过分牵拉。 预防:减速,调节呼吸节奏,加深呼吸。同时用手按压,可减轻疼痛。

 

  脚踝扭伤

 

  最常见的是在跑步时跌倒、滑倒而致的脚踝扭伤,在经过医生诊治之后,一般来说,必须要有2~3个月的恢复期,一定要等到完全治好才能再跑步,否则可能还会再度扭伤,并且症状会更加恶化。

 

  肌肉酸痛

 

  刚开始跑步的人,通常都会感到大腿和小腿的肌肉酸痛僵硬,只要在洗完澡之后,涂擦缓解药膏按摩,就可以很快地恢复,渐渐习惯跑步之后,肌肉的疼痛也自然会不再出现。训练过度也会引起肌肉疼痛,这时应该要缩短跑步的距离,或考虑先暂停这项运动。小腿肌肉酸痛,属于运动中的正常生理现象。肌肉收缩产生能量的同时,肌肉内也发生着一系列变化,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糖原分解放能。若强度过大,血液循环跟不上,氧气供应不足,乳酸堆积,将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 处理:热水烫脚、按摩、洗腿。

 

  膝关节痛

 

  膝盖过度承受压力会疼痛,严重时会肿大、积存水分。若在充分休息之后疼痛仍不见好转,则要尽快就医诊治。 处理:充分休息、就医治疗。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跑步 跑步的技巧 跑步的小技巧